家校合作作为一种注重教育衔接性、密切性的学生教育模式,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具有积极的功能。虽然近年来学校和教师通过一系列方式构建良好的家校合作路径,通过与家长的密切协作来强化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果,但由于影响因素的多样、复杂,使得家校合作的价值并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基于此,以家校合作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为研究主题,对家校合作的优势及其发挥策略进行探讨,进而促进该模式的深入应用。
家校合作是指家庭中的家长和学校的教师以学生教育为共同追求目标所开展的信息交流、行为协作方式。家校合作是建立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在学生培养方面的共同关注点的基础上开展的,而近年来家庭教育对学生教育重视度的提升使得家校合作逐渐成为一种常态化的模式。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学生教育中的重点内容,是家校合作中的重要切入点,也是影响学生成长的关键性因素。就目前来看,家校合作的应用尚处于初级阶段,需要通过深入的探索加以完善,以促进其优势的积极发挥。
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家校合作融合了家庭教育的温馨、个性化特点以及学校教育的专业、规范化内涵,更加保证学生的心理得以健康成长。相对于以往单纯的家庭教育或者学校教育而言,家校合作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1.家校合作更好地适应了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需要
小学阶段的学生在身心健康方面正处于成长期,其对周围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并且表现出较强的好奇心和积极性,一旦其在成长过程中遭遇难以克服的挫折,就会在心理方面表现出畸形的特征,导致心理健康出现问题。虽然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通过趣味性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逐步认知、感受积极心理的重要性和形成机制,但一旦学生离开学校或者课堂,就会缺乏相应的心理健康保障机制,导致心理脆弱性的增加。通过家校合作可以将家长吸收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系统之中,使其在校外开展多样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增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能力。
2.家校合作能够拓宽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路径
虽然小学生在进入小学之前接受了相应的幼儿启蒙教育,但在心理健康方面仍然处于萌芽阶段。因此,需要通过多种途径丰富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环境和条件,使其能够在多样、丰富的情境中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在家校合作模式下,除了原有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方式以外,还将家长吸收到教育之中,借助其对学生深入的了解来确保和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二、家校合作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策略
实践表明,家校合作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具有积极、明显的效果,而这些作用的发挥需要借助良好的应用策略加以实现。具体来说,家校合作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主要应当利用以下三方面的策略。
1.突出学校教育的主体性
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学校教育具有专业的内容、师资队伍和成熟的经验,应当成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责任承担者。家长作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参与者,虽然其对孩子心理健康状况有较深入的了解,但往往缺乏针对性、专业性的教育方法,一定程度上限制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提升。因此,在家校合作过程中,要注重突出学校教育的主体性,将家长作为丰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和效果的重要资源,并加以吸收和利用。
2.激发家长参与教育的积极性
正如上文所述,家长对学生的了解更加深入,其所掌握的信息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迫切需要的内容。但家长往往因为精力不够、能力不足等问题对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缺乏充足的动力。基于此,学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应充分创造条件,使家长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育活动中,与孩子进行深入的交流。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微信群、QQ群或者电话与家长进行定期的交流,就孩子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互动,保证教育的有效性。
3.尊重学生个性化特点
家校合作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健康素质,换而言之,是否提升学生心理健康素质是衡量家校合作实施效果的关键性指标。在开展家校合作时,教师和学生要围绕学生个性化特点进行针对性的交流,拟定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案,使学生在参与教育活动过程中自觉、自主地感受到健康心理的重要性、价值性,并逐步形成良好的心理健康素养。例如,教师和家长可以根据学生心理健康的实际状况设计相应的游戏活动,让孩子在参与过程中收获各种乐趣,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共同关注的焦点,不仅影响到学生学习的能力和效果,而且关系到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其人生成长过程中具有积极的作用。基于家校合作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优势和价值,教师要通过多种方式来吸引家长融入到学生教育之中,丰富心理健康教育途径,提升健康教育效果。
来源:勘测学院 资源1942 司士杰 审核人:赵云言 编辑:赵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