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1日第29个“世界艾滋病日”即将来临之际,GSK中国和北京红丝带之家在“携手抗艾 重在预防——北京红丝带之家艾滋病日公益活动”上,共同启动“艾滋病患者关爱计划”,并与出席公益活动的疾控部门领导、医疗工作者、社区志愿者一起呼吁全社会对艾滋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更多关爱、更多理解、更多支持。
艾滋病从来就只是一种疾病,和糖尿病、高血压、乙肝这些慢性病是一样的。但在我国,由于污名化、歧视、偏见,使得艾滋病成为一种“社会疾病”,社会环境使艾滋病感染者的生存环境较艰难,艾滋病的预防和治疗也相对困难。2016年我国艾滋病日宣传活动的主题是“携手抗艾,重在预防-Hands up for HIV prevention”。这个主题说明当前艾滋病防治工作进入新的阶段,预防是防治工作的重要内容。遏制艾滋病的流行,需要医务人员、社会组织、企业、个人和患者等更多力量携手并肩,群策群力,推出更具实效的举措。
北京红丝带之家在GSK中国公益支持下,将开展一系列“艾滋病患者关爱计划”,具体涉及三方面内容:第一,开展“积极自我管理项目”,帮助感染者建立长期与疾病做斗争的信心,提高患者的交流能力与社会适应能力;第二,通过开展“孵化器项目”和“感染者小组骨干见习项目”,提升艾滋病社区志愿者骨干在社区组织管理、抗病毒治疗进展、依从性教育、心理支持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从而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与关怀;第三,鉴于近年来,艾滋病感染率在MSM(男男性行为)人群中持续增加,关爱计划将针对MSM感染者性伴及HIV阴性人群开展定期咨询、检测,从而增强MSM人群的自我保护意识,早期发现感染者,减少艾滋病的传播。
GSK中国企业社会责任项目负责人叶晓芬女士表示,“关注并满足艾滋病感染者或患者的需求,不论是药物治疗干预,还是心理关怀支持,都是我们致力于艾滋病防治事业的始终。在中国政府的努力下,艾滋病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可防可治的慢性病。但是挑战依旧存在,如何消除社会歧视,如何让艾滋病患者获得创新的药物,仍旧是我们不懈努力的方向。”
北京红丝带之家是为艾滋病患者提供综合支持和人文关怀的社会组织,在多年为艾滋病患者服务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服务经验,建立了为艾滋病患者服务的团队和《三位一体的艾滋病关怀模式》,被视为展示中国艾滋病关怀和服务的窗口,不仅得到了业界的肯定,还多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慰问和关怀。
GSK践行“立足中国、携手中国、服务中国”承诺的例证还包括:
· 2016年11月,GSK宣布与中华预防医学会缔结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携手应对中国公共卫生领域主要挑战。
· 2016年7月,GSK宣布预防女性宫颈癌的疫苗希瑞适?被批准在中国上市。
· 2016年6月,GSK宣布GSK传染病和公共卫生研究所与清华大学缔结战略合作备忘录,共同致力于应对全球公共卫生的挑战。
· 2016年6月, 艾滋病治疗创新药物特威凯?正式在中国上市。
· 2016年5月,GSK中国宣布降低抗慢性乙肝治疗一线药物在中国的价格,降幅高达67%。这一宣布基于国家卫生计生委和其他相关部委公布的首批国家药品价格谈判结果。
· 2016年3月,GSK宣布在中国北京成立传染病和公共卫生研究所,开展艾滋病预防和耐多药结核药物的研发活动。
· 自2015 年9月,GSK与国家卫生计生委合作开展涵盖13,000名乙肝和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基层医生培训项目。
· 2015年7月,GSK宣布与上海迪赛诺公司合作,支持艾滋病治疗新药特威凯?原料药在华生产。
· 自2015年5月,GSK中国实施新的商业运营模式,为患者受益而积极提升与医疗专业人士进行学术交流的质量。
转自 网易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