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时节
日长之至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最早被确定的一个节气,日期在每年公历6月20日-22日之间。斗指午;太阳黄经90°;于公历6月21~22日交节。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各地的白昼时间达到全年最长。对于北回归线及其以北的地区来说,夏至也是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高的一天。
气象变化
二十四节气
夏至过后,虽然太阳直射点开始从北回归线逐渐向南移动,北半球白昼开始逐渐变短,但由于太阳辐射到地面的热量仍比地面向空中散发的多,故在其后一段时间内,气温将继续升高,因此有“夏至不过不热”的说法。俗话说“热在三伏”,真正的暑热天气,大约在公历7月中旬到8月中旬。
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北半球各地的白昼时间达到全年最长。这期间中国大部分地区气温较高,日照充足,作物生长很快,生理和生态需水均较多。夏至以后地面受热强烈,空气对流旺盛,午后至傍晚常易形成雷阵雨。这种热雷雨骤来疾去,降雨范围小,人们称“夏雨隔田坎”。
节日习俗
二十四节气
祭神祀祖
古代中国的祭祀仪式强调与天地自然的沟通与融合。夏至节气,人们会在这一天举行各种仪式来感恩大地的赐予,并祈求丰收和平安。其中,最典型的祭祀习俗就是祭祀祖先和祭祀土地。祭祀祖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之一,而夏至这一天举行的祭祀更是格外重要。家人们会聚集在祖先的墓地前,祭祀先人。他们会焚香、献花、敬献美食和酒水,表达对祖先的敬意和思念之情。在这个仪式上,家族的长者会领导祭拜,并向祖先祈求福祉和保佑,希望家族能够兴旺发达,子孙昌盛。这场祭祀通常在清晨进行,往往是一场庄重而庄严的仪式。
消夏避伏
夏至日,比较流行的习俗是女子之间互赠扇子、脂粉等物。《酉阳杂俎·礼异》里说:“夏至日,进扇及粉脂囊,皆有辞。”扇子可扇风,涂抹脂粉可以消除汗水的异味,倒也实用。
在古时,夏至之后,皇家则拿出“冬藏夏用”的冰“消夏避伏”,而且从周代始,历朝沿用,成为制度。
夏至吃面
夏至吃面的习俗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农耕时期,人们为了表示对大地的感恩,将夏至当作一个重要的节日来庆祝。在古代,夏至是一个农作物成熟生长的时候,同时也是农民们忙于耕作的时间节点。在庆祝活动中,吃面成为一种传统的饮食习俗。此外,面条的形状长而富有弹性,被视为长寿的象征,寓意着吉祥和幸福。
历史渊源
二十四节气
夏至的名称来源于古代对天文现象的观察,据《恪遵宪度抄本》记载:“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 至者,极也,意味着这一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北半球各地的白昼时间达到最长。
古时夏至日,人们通过祭神以祈求灾消年丰。周代夏至祭神,意为清除荒年、饥饿与死亡。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在 《史记·封禅书》中记载:“冬日至,祀天於南郊,迎长日之至;夏日至,祭地祗。皆用乐舞,而神乃可得而礼也。”意思是冬至那一天,祭天于城南郊,以迎接夏至日的到来;夏至那一天,祭地祗。都用音乐、舞蹈,神才会接受你的礼敬。而在宋朝,从夏至这天开始,百官放假三天,足见古人对这个节气的重视。
撰稿人:百度百科
审稿老师:周野老师
供稿单位:水环学院